小时候,我们家乡宁波,在除夕夜不论贫富,家家都要举办谢拜天地祭祖。平时省吃俭用,过年大放手,杀鸡杀鸭(大户人家杀猪杀羊)打年糕,邻舍隔壁碗对碗,即相互请吃饭……忙得不亦乐乎。最最辛苦的是妈妈,到了晚上,她还要挑灯夜战整理一家人新年穿的衣帽鞋袜,世上只有妈妈好,妈妈最好!
大年初一早上,爆竹声中一岁除,春风送暖入屠苏。我身着新衣到族里向长辈叩头拜年,长辈们大方地送给我好吃的糖果零食。初二开始,亲朋好友互访忙。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过年迎春,妈妈交给我的任务是3件:
第一件,写贴“吉利”,即用红色纸片写贴“福”“吉祥”“如意”“黄龙”“青龙”等字样,张贴在显眼的地方,口中念念有词:“黄龙盘谷仓,青龙盘水缸”以求来年五谷丰登。
第二件,摆祭坛(大年三十至正月十五),即将老祖宗的画像挂起来,供上糕点水果香烛,以求祖先保佑合家平安。
第三件,我祖母吃素念经,是一位和蔼可亲可敬的慈祥老人,可惜两眼失明,老人家于1943年仙逝,享年72岁,是我们村最长寿者。从我懂事起,祖母专心吃素念经,不过问天下事。每次她外出拜佛,必须要我牵着她的拐杖做导向。宁波地区寺庙多,大寺庙在大山里居多。正月初八,祖母朝山进香必去灵峰寺,春节陪伴祖母还能游大山,我也很开心。
国民经济恢复期,市场物资匮乏,春节年货凭票计划供应不够吃,我只好到近郊金桥、绿杨桥甚至外地采购补充。有一年,我出差杭州,在萧山用20斤全国粮票从农民手里换到了一只阉割过的大雄鸡,活禽是不能上火车的,上车前我给它喂了一汤匙白酒,它在纸板箱子进入梦乡。三个小时后上海到了,咯!咯!咯!大雄鸡醒了,我真开心啊!
说到采购,要数我的老伴本领最大。那一年她到福州学习交流,忙里偷闲千方百计忙采购,回沪火车携带冬笋、笋干、福橘还有竹椅子和鸟笼等大小行李十多件,上下列车全靠解放军同志相帮,此次行动显示了老伴的胆量、机智和不怕艰苦的精神,我佩服。我老伴另一个厉害之处就是为一家人缝纫衣服。
现在,过年的年味就大不一样了,人们不再是追求大吃大喝而是讲究健康营养,走亲访友也少了,取而代之是电脑网络已让天涯海角牵手,祝福满满如春风,情意尽在微信中。
今年过年,我们秉持“少聚集或不聚集”原则,选择在家过年。当天儿女们都来我的住所,由我爱婿掌勺,烧了满满一桌营养丰富的美味佳肴,大家吃得非常满意。
最使我们高兴的是小奶酪已经16个月,她聪敏活泼,蹦蹦跳跳,欢悦地学打扇子舞、老年拍手操等,举手投足逗人发笑。今年过年特别有意义,全家人沉浸在快乐幸福之中。
家是聚集和温暖人心之地。家和万事兴,“孝顺”两字的深远意义:小辈要“孝”长辈;长辈要“顺”小辈。长辈是一家之长,家族之根,根正苗也红。天乐福乐暖心头,真情敬老爱幼,和谐春风洒神州。(胡景国)